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过分挑剔,要求完美无缺。
求全责备,汉语词语,读音为qiú quán zé bèi,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出自《论语·微子》。
成语出处
《论语·微子》:“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1、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2、80后作家毕竟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对于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求全责备的意思是什么
求全责备这个词的意思是:对人对事过分挑剔,要求完美无缺。其中责的意思是:苛求。其中备的意思是:完备。这句话出自先秦时期思想家孔子的《论语·微子》一文,原文如下: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求全责备的意思是什么
1、求全责备:责:要求。备:完备齐全。对人或事要求过分严格必须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才行。
「求全」,要求完美。语出《孟子.离娄上》。
「责备」,苛求完备。语本《管子.形势解》。
「求全责备」指对人或事要求完美无缺。△「吹毛求疵」
2、典源
(1)「求全」:《孟子.离娄上》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虞:预料、猜想。毁:诽谤。 
(2)「责备」:《管子.形势解》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而责必备。夫虑事定物,辩明礼义,人之所长,而蝚蝯之所短也缘高出险,蝚蝯之所长,而人之所短也。以蝚蝯之所长责人,故其令废而责不塞,故曰:「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蝚蝯饮焉。」官物:授人官职。责:要求。
3、成语出处
(1)宋.刘克庄〈代谢西山启〉:“窃谓天下不能皆绝类离伦之材,君子未尝持求全责备之论。”
(2)《明史.卷二六一.卢象升传》:“(卢象升)又言『台谏诸臣,不问难易,不顾死生,专以求全责备。虽有长材,从何展布?臣与督臣,有剿法无堵法,有战法无守法。』”
(3)明.邵璨《香囊记.第一○出》:“老拙信口嘲来,不可求全责备。”
(4)《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怎的能向平等众生身上求全责备?”
(5)《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倘若求全责备起来,天底下那里还有甚么好人呢?”
4、造句
待人应当宽厚,千万不可事事求全责备,才能广结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