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_名词解释:官名。春秋末齐景公置左右相,相为官名始此。战国时或称相邦(汉人改“邦”为“国”),或称丞相,为百官之长。
汉、魏在诸王之国设相,职同郡太守,仅名称不同。汉初诸侯王自治其国,设丞相统众官,内史治民。
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夺诸侯王自治之权,改其丞相为相。
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又省内史,令相治民如郡太守。
魏沿汉制。
晋改国相为内史。文献所见国相之名,为沿袭旧名。非晋时尚有国相。
另《周礼·秋官·司仪》谓为赞礼之人。
《左传·定公十年》所谓“孔丘相”之“相”即此。
原创 | 2022-11-15 11:49:02 |浏览:1.6万
相_名词解释:官名。春秋末齐景公置左右相,相为官名始此。战国时或称相邦(汉人改“邦”为“国”),或称丞相,为百官之长。
汉、魏在诸王之国设相,职同郡太守,仅名称不同。汉初诸侯王自治其国,设丞相统众官,内史治民。
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夺诸侯王自治之权,改其丞相为相。
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又省内史,令相治民如郡太守。
魏沿汉制。
晋改国相为内史。文献所见国相之名,为沿袭旧名。非晋时尚有国相。
另《周礼·秋官·司仪》谓为赞礼之人。
《左传·定公十年》所谓“孔丘相”之“相”即此。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