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踏湖名称的由来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说春秋时期,齐桓公于此会诸侯,六诸侯恐陷被擒,将重兵带至湖畔,由众马踏成湖泊,名为马踏湖。一说齐景公有马千驷,畋于青丘,故取名马踏湖。

  关于这两种说法,据史料记载,齐桓公九会诸侯,其地点皆不在桓台。只有公元前827年,周宣王静在此会过齐侯。《山东通志》载:“平州坈为新城县之会城湖。”系指周宣王静在此会齐侯而得名。说齐桓公会盟诸侯众马踏践成湖,应属民间传说。据地质学家分析,该湖处在泰沂山脉洪冲平原与黄河下游淤积平原的衔接地带,北靠济水(小清河),地势低洼,众河汇聚而成,是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所致。

  至于“齐景公有马千驷,畋于青丘”众马踏践成湖之说,应作具体分析。正如前文所说,“马踏成湖”有想象和附会的成分,应属民间传说。但“齐景公有马千驷,畋于青丘”,确有一定的史料证据。

  《左氏春秋》载:“齐景公有马千驷,畋于青丘,与晏子游于少海。”

  “青丘”到底在何处,历来众说纷纭。今博兴、高青一带各有“千乘青丘”之说,此地在汉时曾置千乘县,由“齐景公有马千驷”而来,相传为齐景公牧马的地方而明代诗人王象春在《北湖游别记》中也有“桓公戏马台,本齐之千乘别城也”的记载。若博兴、高青、桓台各有“千乘青丘”之说,而马踏湖位于三县之间,齐宣公来马踏湖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