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则喜 
解 释 过:过失、错误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就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出 处 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用 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 例 宋·陆九渊《与傅全美书》:“故其~,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近义词 严于律己、知错必改
反义词 文过饰非、知错不改
灯 谜 悦耳听笑话芳香扑鼻笑颜开
欢迎提出意见的成语
一、虚怀若谷 [ xū huái ruò gǔ ]
【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自】:战国 老子《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译文】:敦实的意思就是朴实,空旷的意思象山谷一样深广。
二、谦虚谨慎 [ qiān xū jǐn shèn ]
【解释】: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出自】:唐 房玄龄《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
【译文】:封濮阳侯,职位待遇优厚,当时非常受到皇上的喜爱,但是他谦虚恭敬谨慎。
三 、不骄不躁 [ bù jiāo bù zào ]
【解释】: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
【出自】: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四、功成不居 [ gōng chéng bù jū ]
【解释】: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自】:战国 老子《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功成而不居。”
【译文】:拥有的不去占有,有了功劳又不去归于自己。
五、功成弗居 [ gōng chéng fú jū ]
【解释】: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自】: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赧王》:“功成弗居,贤将所难。”
欢迎提出意见的成语
开门纳谏:古代指君王采纳臣下的进谏,后泛指尊长等接受规劝。
广纳贤言:意思就是多听取有用的意见。
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集思广益:意思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