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本质是劳动即(生产→交换→分配)的历史活动,社会上通常表现出来的是物与物的关系,其内部折射着人与人的关系,拜物教就是这种物与物关系的异化,生产、交换、分配是生产关系的子范畴,它又属于社会关系的孙范畴!
现实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从来都不是平等的,因为社会关系中包含着人身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也就是经济活动当中的阶级关系,从生产→交换→分配无不透露着阶级的矛盾与斗争,说到底经济就是社会活动,就是社会的运作与治理!
经济活动的本质是什么
经济的几个维度:
1、贸易。
2、产业。
3、金融。
4、创新。
经济一词,在古代作经世济民之意。更多指民生,更倾向于小农的生存问题。
西方的economy,更多指财富、商品有关,更倾向于地区的发展问题。
经济的本质,有人的认为是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的总和。
有的人认为经济的本质就是人的一种社会性行为。
有的人认为,经济的本质是人获取利润(收入、资源)的反映与延伸。
还有的人认为,经济的本质是人在“市场”内的一切活动。
这些理念,与经济学家自身的视角有关。
最开始,有的经济学关注的是贸易与产业,特别是古典经济学与马克思。
后来,更多的人关注金融(凯恩斯),以及自由市场(哈耶克)。
现在,更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创新。
而另一些人,则关注制度,如林毅夫的“有为的政府+有效的市场”。
但最终,经济学家会关注到平衡。
从平衡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社会需要劳动、权力、资本、创新四者的平衡。
从经济本身来说,需要贸易、产业、金融与创新的平衡。
社会处于平衡状态,就会不断进步发展。
社会处于失衡状态,就会衰退。如果长期失衡的状态,就会在外来的压力下消亡。
从这个角度来说,经济就是在一定的权力系统框架下,劳动系统、资本系统和创新系统所构建起来的市场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