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并不是官,有做官的资格。
在明朝,科举考试三年一次,称一科。乡试——全省统考时中举,就有资格到首都参加会试,最后录取大约三百人左右。
根据考试成绩,这些进士被分为三甲。
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一般在一百人以内。
三甲二百人左右。
中了进士就由吏部分配做官了。
做官分京官和地方官。
所有这些官职,都是七品。
明代的进士是什么官职
古代进士不是官,没有品级。
进士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但本身尚没有成为官员。一般需要经过吏部筛选后,授予具体的官职,这个官职才有品级。
具体到明代,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修撰(从六品)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二、三甲可选为庶吉士,或授给事中、主事、中书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县令、县丞等官。
所以,一般进士进入官场后,都是从正七品开始起步,至于以后发展到哪一步,就看个人努力了。最优秀者将进入内阁,成为一二品的朝廷大员,一般的,奋斗一生止步在四五品地方大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