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量管是生化实验最常用的仪器之一,测定的准确度和吸量管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有密切关系。
1.吸量管的分类
常用的吸量管可以分为三类。
(1)奥氏吸量管:供准确量取0.5 ml、1 ml、2 ml、3 ml液体所用。此种吸量管只有一个刻度。当放出所量取的液体时,管尖余留的液体必须吹入容器内。
(2)移液管:常用来量取50 ml、25 ml、10 ml、5 ml、2 ml、1 ml的液体,这种吸量管只有一个刻度。放液时,量取的液体自然流出后,管尖需在盛器内壁停留15秒钟。注意管尖残留液体不要吹出。
(3)刻度吸量管:供量取10 ml以下任意体积的溶液。一般刻度包括尖端部分。将所量液体全部放出后,还需要吹出残留于管尖的溶液。此类吸量管为“吹出式”,吸量管上端标有“吹”字。未标“吹”字的吸量管,则不必吹出管尖的残留液体。
吸量管的分类
这类吸量管流速较快,且不规定等待时间。
有零点在上和零点在下两种形式,均为完全流出式。
吹出式吸量管的任意一分度线的容量定义为:在20℃时,从该分度线排放到流液口(指零点在下)所流出的或从零线排放到该分度线(指零点在上)所流出的20℃水的体积(mL)。
使用过程中液面降至流液口并静止时,应随即将最后一滴残留的溶液一次吹出。
市场上还有一种标“快”字的吸量管,其容量精度与吹出式吸量管相近似。
吹出式及快流速吸量管的精度低、流速快,适于在仪器分析实验中加试剂用,最好不用其移取标准溶液。
吸量管的其它操作方法同移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