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出家之人有"方外之人"的说法。通常,我们称寺庙的主持为"方丈",那么这"方外之人"指的是什么呢

最初的时候,方外是指中原以外的夷狄之地,也指中原之外的边远地方。

成书于春秋的《诗经》和成书于战国的《管子》中都有"方外"一词,说的也都是这个意思。而后,"方外"一词的意思有所转变。 战国时的大思想家庄子赋予"方外"以崭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