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是会意字。金文和小篆都从自从心会意,自兼表声。自为鼻子,古人认为心与鼻息息相通,心气从鼻出。隶变后楷书写作“息”。
《说文·心部》:“息,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息,气息。由心、自会意,自也表声。)
“息”的本义为喘气、呼吸。如《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泛指气息,即呼吸时进出的气。如“一息尚存”。又引申指叹息、叹气。如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还引申指休息。如“作息”。
原创 | 2022-11-15 13:04:42 |浏览:1.6万
“息”是会意字。金文和小篆都从自从心会意,自兼表声。自为鼻子,古人认为心与鼻息息相通,心气从鼻出。隶变后楷书写作“息”。
《说文·心部》:“息,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息,气息。由心、自会意,自也表声。)
“息”的本义为喘气、呼吸。如《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泛指气息,即呼吸时进出的气。如“一息尚存”。又引申指叹息、叹气。如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还引申指休息。如“作息”。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