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序:E

二,汉语常用字,读作èr,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为由混沌分出的天、地两极,后引申为一加一的和、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不专一、不忠诚等。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二字部】

古文:弍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而至切。音樲。地数之始,卽偶之两画而变之也。《易·系辞》:分而为二,以象两。《左传·定四年》:衞侯将会,使祝佗从。佗曰:若又共二徼大罪也。注:谓兼二职。《荀子·议兵篇》:权出于一者强,权出於二者弱。《史记·韩信传》:功无二於天下。《前汉·严助传》:诏曰: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辏,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