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瓢虫卵通常成块地产在茎叶或土块上。卵粒梭形,竖立,整齐地排列成块。每个卵块一般30粒左右。最多可达百余粒,少的则仅有几粒。刚产下的卵淡黄色,后逐渐变为杏黄色。将孵化时,呈黑渴色。

七星瓢虫的卵长什么样

七星瓢虫的卵呈块状,产于植物叶背面,卵粒呈梭状,一个挨一个的排列在一起。每个卵块一般为20~40粒,最高可达百粒。

七星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在华北南部,俗称“花大姐”。

成虫体长5.2-6.5毫米,宽4-5.6毫米。身体卵圆形,背部拱起,呈水瓢状。头黑色、复眼黑色,内侧凹入处各有1淡黄色点。触角褐色。口器黑色。上额外侧为黄色。前胸背板黑,前上角各有1个较大的近方形的淡黄地。小盾片黑色。鞘翅红色或橙黄色,两侧共有7个黑斑翅基部在小盾片两侧各有1个三角形白地。体腹及足黑色。

七星瓢虫的卵长什么样

七星瓢虫的卵长1.26毫米宽0.60毫米。橙黄包,长卵形,两端较尖。成堆竖立在棉叶背面。每块卵一般20一40粒,最多达80粒。

幼虫:共4龄.各龄期的主要特征:

一龄:体长2—3毫米。身体全黑色。从中胸至第八腹节,每节各有6个毛疣。

二龄:体长4毫米。头部和足全黑色,体灰黑色。前胸左右后侧角黄色。腹部每节背面和侧面着生6个刺疣,第一腹节背面左右2刺疣呈黄色,刺黑色。

第四腹节背面刺疣黄色斑不显.其余刺疣黑色。

三龄:体长7毫米。体灰黑色.头、足、胸部背板及腹末臀板黑色。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黄色斑。

腹部第一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桔黄色,刺黑包。

第四节背侧2刺疣微带黄色,其余刺疣黑色。

四龄:体长11毫米左右。体灰黑色。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桔黄色斑。

腹部第一节和第四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均有桔黄色斑。其余刺疣黑色。

蛹:体长7毫米,宽5毫米。体黄色。前胸背板前缘有4个黑点,中央2个呈三角形,前胸背板后缘中央有2个黑点,两侧角有2个黑斑。中胸背板有2个黑斑。

腹部第2—6节背面左右有4个黑斑。腹末带有末龄幼虫的黑色蜕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