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信是写在竹简上的,为了防止别人偷看,就在上面用木板覆盖起来,用绳子扎好,那个绳子就叫做“缄”。我们现在说“三缄其口”就是封好扎好的意思。後来用封泥把信封好,再在封泥上盖章,表明这封信没有被拆开过。封泥上的文字就是现在的文字学家研究的封泥文字。
传竹筒:古代用竹筒传递书信的方式,从唐代一直到明、清时期,相沿成俗,竹筒起著保护和传递书信的作用,类似今天的信封。
封泥又称为泥封,由於封泥上留有古人用印的遗迹,记录了当时的官制与行政设置,对於後世研究古代文字、官爵及地名,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