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以儆效尤”。
【以儆效尤】
[释义]以:用:儆:告诫效:效法尤:过错。用严肃处理坏人坏事的办法来警诫学做坏事的人。
[出处]明•朱名世《牛郎织女》:“圣母道:‘尔等既有凡心,已犯天律,不能不惩,以儆效尤。’”
[近义]杀鸡儆猴。
[反义]如法炮制。
[例句]之所以判处他死刑。既是为了惩罚本人,也是以儆效尤。
[用法]作谓语用于褒义。
以警效尤还是以儆效尤
是以儆效尤,汉语成语。儆:使人警醒,不犯错误。效:效仿。尤:过失。意思是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以达到警醒他人的目的。
以儆效尤出处:《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
以儆效尤造句:
我以为各人均应先打屁股百下,以儆效尤。鲁迅《准风月谈·文床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