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成为世界储备货币的是英镑,而后则是美元,再后是欧元,然后就是人民币了。
任何一国的货币都可以成为小型的或潜在的世界储备货币。但是要成为世界性的世界储备货币,至少需要占世界外汇储备(除黄金之外)的5%以上。
一国货币超出本国的流通范围,变成为其他国家的一定的外汇,其也就变成了世界储备货币。
由于在金币退出流通之后,世界储备货币除了黄金之外,都变成了纸币,而纸币不过是一些不同国家发行的纸片而已。
如果一国的纸币流入他国,那么,表明该国纸币具有了直接的国际购买能力,也就是说其可以用本国货币购买其他国的货物(商品),这样以来该国纸币也就滞留到了商品输出国之中,并形成商品输出国的外币(外汇)收入。
如果一国发行的总纸币量为Mz,处在本国的纸币量为Mn,处在外国的纸币量为Mw,则有:
Mz=Mn+Mw
在历史上曾有过一系列“准世界货币”,如腓尼基人的腓尼基金银币、希腊和罗马的法定货币、中国的铜钱等,它们都具备“世界货币”的某些特性,但都不具备条约保证,也不能在全球范围内通用。随着各国贸易的发展,中世纪以后,黄金逐渐取得世界货币的垄断地位。19世纪,由于英国国力强盛、货币币值稳定,英镑成为了第一种非金银的世界货币。
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国的实力,英镑也被迫拱手让出了世界货币的地位。二战后《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确立了以美元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金融体系。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除了前面所提到的条件,最关键的一点是美国必须保持长期逆差,才能使美元流通到世界各地,美国旺盛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保证了这一点,使得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维持了很长时间。上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购买力不断下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但由于美国国力强盛,及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支配地位,国际上大多数结算和外汇储备仍然是美元。
做为经济大国之中国,2017年4月1日,迎来了货币(人民币)发行以来最为重要的一天之一!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宣:“人民币成全球储备货币!”
IMF在官方全球外汇储备数据中将人民币数据单列,不仅是对中国,对于全球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头一遭!也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的贸易地位在不断提高,并且前景空间巨大。
具有国际支付能力的货币
具有国际支付货币有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德国马克、瑞士法郎、法国法郎、意大利里拉、荷兰盾、比利时法郎、丹麦克朗、瑞典克朗、挪威克朗、奥地利先令、港币、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新加坡元等。
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中的地位:
2015年8月,人民币占支付市场份额升至2.79%,创历史新高。2014年1月这一数值仅为1.39%,近两年内人民币支付的市场份额实现了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