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膏泥是考古活动中常见的物质,在墓葬坑中放青膏泥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墓以及受楚墓影响的汉墓比较常见,尤其是有条件的贵族墓葬中尤为普遍。
这种特殊的泥土质地细腻,黏性大所以具有很强的封闭防腐效果,他们用来密封墓葬,可以隔绝空气和水分,其所具有的流动性还能起到防止盗墓等保护墓葬的作用。
所以古人看中了青膏泥的这种特质,才在棺椁周围填充它。
如今有的大墓中的重要文物,如竹简,丝绸,青铜器等随葬物品能够完好地保存到今天,青膏泥厥功至伟。
青膏泥是什么
青膏泥,又称白膏泥,学名微晶高岭土,是秦汉时墓葬常用的土,特点是质地细腻。
中文名
青膏泥
领域
秦汉时墓葬
特点
质地细腻
又称
白膏泥
专家清理大墓封土,挖到青膏泥土层
专家挖到宋代青膏泥大墓,觉得很反常,挖出不腐漆棺
是一种秦汉时墓葬中常用的土,质地细腻,粘性大,较湿润,渗水性小,潮湿时呈青灰色,故称青膏泥,晒干后呈白色或青白色,故又称白膏泥。
白膏泥经化验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以及钙、镁、钠、钾等氧化物组成,其粘性大,分子紧密,有很强的防腐效果。
长沙楚墓多用白膏泥,少数秦墓,山东,河南的部分墓葬也使用白膏泥,但并不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