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平面到10万米的高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均为21%。然而,空气压力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导致空气稀薄,因此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所以,尽管氧气在大气中的相对比例没有变化,但由于空气稀薄,氧气的绝对量却变小了,由此导致了缺氧。

由于氧气压力较低,人体会因缺氧而过度换气,通气。在海平面安静状态下,人体每分钟需要250毫升氧气,也即须吸入5升的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而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人体必须吸入7.5升的空气,才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此时,人们会感到呼吸急促,如果加上运动,就更有气不够用的感觉。

在人体的各个内脏器官中,脑需要氧气最多,大约消耗吸入体内氧的20%,每100克脑组织每分钟耗氧3.3毫升。如果气压降低,大气氧分压和肺泡氧分压也降低,动脉血氧饱和度也下降,人体即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

人们登上空气稀薄的高山时,由于气压降低,会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头晕、恶心、呕吐和乏力等缺氧反应,严重时还会出现肺水肿和昏迷等症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原病。当气压降低至240毫米水银柱(相当于8500米高处的气压),体内氧的储备降至正常时的45%,就会有生命危险。

海平面含氧量

空气的组成基本固定,不受海拔影响,,在5000米高度氧含量仍维持20.9%。

至于海拔高感到呼吸困难,主要是因为空气的气压降低(5000米处的大气压强仅为404毫米汞柱,仅为海平面760毫米汞柱的55%左右),导致空气变得稀薄,相同体积下的空气质量降低,氧含量也就随之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