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话、粤语、吴语、闽语、赣语、湘语、客家语
一、官话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官话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一般可以分为 8个支系,即8个方言片(或称 8个次方言):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和西南官话。
二、粤语又作广东话和白话,英语为Cantonese,粤语是中国官方定义的中国七大方言之一。粤语根源于中原雅言,含完整的九声六调,保留部分古汉语特征。在学术界,它是除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中国语言。
三、吴语,又称江东话、江南话、吴越语。商周春秋至今有三千多年历史变迁,底蕴深厚。在中国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一亿多。吴语是中国官方定义的中国七大方言之一,拥有国际语言代码。
四、闽语又称闽南语,俗称"福佬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
闽方言主要通行于福建、广东、台湾和海南四省以及浙江省南部和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的个别地区。使用人口约8000万。
五、赣语可分为九片方言,以南昌话、抚州话、新余话为代表语或标准音。同时,赣语内部的各方言之间互通程度亦非常高。赣语通行于江西省中部和北部,湘东和闽西北鄂东南和皖西南一些县市通行的方言,其特点近似赣语,有的学者认为也可以划入赣语。
六、湘语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七、客家语,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浙江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四川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浙江客家人与福建客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彼此可以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