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xù。最早见于秦朝小篆,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旭”字的基本含义为光明,早晨太阳才出来的样子,如:旭日东升引申含义为姓。

在古文中,“旭”字也用作名词,含义为光,如:玄门一掩,寒灯无旭。——唐·佚名《处士张兴墓志铭》。

字源演变

“旭”字最早见于秦代说文,会意字。

旭字由来

旭形声字。从日,从九,亦声。九指1到9共九个自然数的最后一个,引申为最后。日与九联合起来表示太阳上一旅程的最终时刻

以形看形声从日,九声本义为太阳初出的样子

例,旭,日旦出貌。引自《说文》

旭日始旦。引自《诗·邶风·匏有苦叶》

方出旭旭。引自《太玄·从》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引自晋代陶潜《归园田居》

以名看为初出的太阳,晨曦如旭光为朝阳之光,旭景为朝阳

例,玄门一掩,寒灯无旭。引自唐代佚名作者《处士张兴墓志铭

以姓看,旭日指初升的太阳

例,远景何晃晃,旭日照万方。引自傅玄《日升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