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有:你给我等会儿,就这个呀,就等着这儿呢,你到底会不会啊,你别搅和我,我信了你的邪了我,你也好意思。除了这些以及“去你的吧”以外,还有一些依据逗哏情况使用。比如:

逗: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身边这位,这位老师啊,大伙都知道,非常有名气

捧:您太客气了

逗:既然大家都认识,那我就不介绍了

捧:你等会儿,怎么就不介绍了

逗:大伙儿都认识

捧:不介绍哪行啊多少给介绍一下啊,肯定又不认识的啊。

逗:那就麻烦认识的给不认识的介绍一下吧

捧哏的有什么常用的词

捧哏的词可以概括为“赞、疑、吐、惊”四个字。

捧哏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pěng gén,指滑稽,逗人发笑的话或表情。曲艺名词。对口或群口相声演出时配合“逗哏”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现通常称作“乙”。又称“量活儿的”。

中文名

捧哏

概述

曲艺名词

著名作品

《八扇屏》

代表人物

赵世忠

释义

滑稽,逗人发笑的话或表情

捧哏的有什么常用的词

捧哏的词可以概括为“赞、疑、吐、惊”四个字。

赞:就是肯定的语气。

比如“对!”、“好。”、“当然啦。”、“就是嘛。”、“没错!”、“可不是么!”等等。它的作用是鼓励逗哏叙述下去,以利于包袱的进展。

疑:是否定的语气。

比如“啊”、“干吗呀”、“怎么啦”、“像话吗”、“多令儿呀”、“没听说过!”等等。它的作用能起到激化矛盾,引起争论,推动情节进展。

吐:是先肯定后否定,好比吃杏,没吃时以为是甜的,到嘴里才感到酸,立刻吐出来,艺人叫“吞了吐”的“包袱儿”。

比如“哦——啊”、“对——不对”、“乐的——哭啦”、”是我——不是!”、“好——不怎么样!”。

惊:就是惊奇。

比如“嘿!”、“嗐!”、“嚄!”、“哎呀”等感叹词。

俗话说得好,相声是“三分逗、七分捧”,一段经典相声的诞生,与捧哏水平的高低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