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的笔顺是: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鼎dǐng
<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同本义 [tripod caldron]。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
(3)又如:鼎峙(比喻三方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铉(指鼎)
(4)比喻帝王 [emperor]。如:问鼎定鼎中原
(5)指宰相 。如:鼎台(宰辅大臣)
(6)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 。如:鼎辅(三公,宰辅)
(7)指国家 [state]。如:鼎祚(国祚,国运
鼎鼎的笔顺
“鼎” 字共有 12 画,笔画顺序为: 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鼎”,普通话读音为dǐng,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鼎”的基本含义为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如铜鼎、鼎食引申含义为锅,如鼎罐、鼎锅。
在日常使用中,“鼎”也常做形容词,表示显赫,盛大,如大名鼎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