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难兄难弟,而不是外兄外弟。
难兄难弟并没有亲属关系,所以不是说对哪个亲属的称呼,而是指两个人经历了一起经历了生生死死、艰难困苦和一起奋斗,同甘共苦过的朋友,那么,他们的友谊是超乎一般朋友关系的,就像亲兄弟一样,虽然不是亲兄弟。
外兄外弟是对谁的称呼
外兄外弟是对姊妹丈之父的称呼。
子称父:阿翁,大人(称父为爹,出自宋朝,称父为爷,出自唐朝)
子称母:阿母,大人(称母为娘,出自南北朝,称娘娘,出自宋朝)
弟妹称哥:兄
弟妹称姐:姊姊,女兄
兄姐称妹:妹,女弟
兄之妻:嫂
孙子女称祖父母:祖父,王父,祖母,王母,大父,大母
孙子女称外祖父母:外祖父,外王父,外祖母,外王母,大父
祖父妾:妾祖姑
媳称公:舅,嫜,尊嫜,君舅
媳称婆:姑,君姑
媳称公妾:少姑
媳称夫姊:女公
媳称夫妹:女叔,叔妹
婿称岳父:外舅,妇公
婿称岳母:外姑
婿称妻之兄弟:舅,妻兄弟,私亲兄弟
对人自称其父:家严,家君
对人自称其母:家母
对人自称其兄:家兄
称人父母兄弟姊妹:尊大人,令尊,令堂,令兄,令姊,令弟,令妹
父母总称:严君
父自称:乃公
亡父:皇考,显考
生父:亲父
继父:继父(口语但称阿翁,不可加继字)
亡母:皇妣,显妣
生母:亲母
嫡母:嫡母
继母:继母(口语但称阿母,不可加继字),假母,继亲,续母(后二称疑为东汉所称)
父妾抚养己身者:慈母
出继抚养己身者:养母
父妾:庶母,诸母,妾母
保母:内傅,傅母,保姆
乳母:乳母,食母,阿母(东汉称)
父之兄:世父,伯父
父之兄妻:世母,伯母
父之弟:仲父,叔父,季父,叔,大人
父之弟妻:叔母,季母
父之姊妹:姑
母之弟兄:舅,舅父
母之嫡兄:嫡舅,元舅
舅之妻:舅母
后母之兄弟:继舅
母之兄弟之子:甥,中表,内兄弟
母之姊妹:从母,姨,姨母
母之姊妹之夫:姨父
母之姊妹子:从母昆弟,中表,表兄弟
兄弟之妻:娣姒
同母异父兄弟:外兄,外弟,外姊,外妹
兄弟之子:犹子,侄,从子
兄弟之女:犹女,侄,从女
夫:夫,外,夫子,天
妻:妇,内,室,中馈,嫡,御
妻称夫:良,良人,子,君,君子,郎
妾称夫:君,男君,主父
夫称妻:小君,细君,良人
妻谦称:妾,下妾,贱妾,婢子,箕帚妾
妾称妻:女君,主母
妾:小星,侧室,小妇,旁妻,下妻,㜸妻,女妾
父母称子:儿子,孩儿,儿,息子
父母称女:小女,阿娇
称人之妻:令室,令妻,内子
女之夫:婿,倩,卒便,平使,子婿,女婿,郎婿
外兄外弟是对谁的称呼
连襟
连襟,汉语词语,读音lián jīn,姊妹之夫的互称或合称,出自《秋日与群公宴序》。出处
唐 骆宾王《秋日与群公宴序》:"既而誓敦交道,俱忘白首之情款尔连襟,共挹青田之酒。"
宋 马永卿《懒真子》卷二:"《尔雅》曰:两壻相谓为亚。注云:今江东人呼同门为僚壻。
《严助传》呼友壻, 江北人呼连袂,又呼连襟。"
清 顾张思《土风录》卷十六:"姊妹之夫曰连襟。"
沙汀《呼嚎》:"乡长同主席是连襟,诨名王水公爷,因为你一沾上他就会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