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使,汉语词语,拼音是zhì shǐ,意思是制约皇帝派遣的使者宋代殿前司所属下级军职,而且制使属于一个中等级别的官职,这个职位高于统领使,但又低于团练。
制使的具体出处如下:
1、《春秋繁露·通国身》:“精积於其本,则血气相承受贤积於其主,则上下相制使。”
2、《王公神道碑铭》:“制使出巡,人填道迎,显公德。”
3、《水浒传》第十二回:“(杨志)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道君因盖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
宋朝制使是什么官
制使 是皇帝使者的一种称呼
一般是指皇帝派遣的使者,相当于钦差大臣,直接对皇帝负责,主要替皇帝办理一些监督的事情。
节度杨志这样押解花石纲的低级武官,按当时惯例,不过八九品的三班使臣。大约相当于连级到营级军官。“制使”或为制置使(比安抚使更高的封疆大吏)之省称。但未有“制使”这个军职,应属编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