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的上部分:臼(读作:jiù)
臼(读音jiu)本义是中部下凹的舂米器具。
有关词语:
石臼[ shí jiù ]用石凿成的舂米谷等物的器具。
窠臼[ kē jiù ]门臼。旧式门上承受转轴的臼形小坑。
臼齿[ jiù chǐ ]齿名。在口腔后方的两侧,一般上下颌各六个,其形如臼,故名。通称槽牙。
杵臼[ chǔ jiù ]杵与臼。舂捣粮食或药物等的工具。
鬼臼[ guǐ jiù ]草名。
丹臼[ dān jiù ]捣丹药的舂臼。
鼠的上部分读什么
鼠 部首:鼠 上下结构,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
鼠,穴虫之緫名也。象形。
臼 jiù 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
家鼠与人类关系密切,属于害虫,经常遭受人类打击,故鼠字头顶者一个“臼”,意为“屡遭打击,总是击而不破,打而不尽”。
鼠的上部分读什么
鼠的上半部分字是臼 ,拼音为 jiù ,第四声。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象形。小篆字形,象舂米器具形,中间的四点表示有米。本义就是指中部下凹的舂米器具。
臼也是汉字部首之一。在汉字中凡由“臼”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臼类或坑类有关,如“舀”““臽(陷的古字)”“舂”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