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
——李叔同
纷,纷,纷,纷,纷,纷
惟落花委地无言兮,化作泥尘
寂,寂,寂,寂,寂,寂
何春光长逝不归兮,永绝消息。
忆春风之日暝,芬菲菲以争妍
既乘荣以发秀,倏节易而时迁。
春残,览落红之辞枝兮,伤花事其阑珊
已矣!春秋其代序以递嬗兮,俯念迟暮。
荣枯不须臾,盛衰有常数
人生之浮华若朝露兮,泉壤兴衰
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
开篇便用了六个单音节的“纷”字,以声状物,来描绘落花之多和花落之速
跟着又用六个“寂”字陡然一转,把人们带入了寂然无声的境界。
诗人在这里用两种境界的反差,营造了哲理性的氛围,所谓落尽繁华,归于岑寂。
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人世间万事万物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
他在曲的中段无限感慨地描述时序更迭、春秋递嬗之后,结尾这样写道:“人生之浮华若朝露兮,泉壤兴衰朱华易消歇兮,青春不再来。”这种对“时空无奈、生命无常”的慨叹。
《落花》蕴含着简单而又深刻的哲理:人,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生最终归宿。
繁华落尽,归于尘土,人生一世,恍梦一场。
李叔同为一代大师弘一大师,是有大智慧的人。
落花、月、晚钟——是弘一法师心灵的三境界。
《落花》是李叔同中年后对于生命无常的感触。艺术虽是心灵寄托的深谷,而他还是觉得没有真正着落似的,不久,他就静悟到另一境界 ,那就是《月》所代表的境界。
弘一法师落花赏析
《落花》诗开头一连六个纷,读起来让人惊心动魄,可与易安居士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可媲美。接连又是六个寂----《落花》也是代表一种境界,这也是他中年后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