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莫大于心死
成语释义: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发聋振聩
成语释义: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见微知著
成语释义: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警愦觉聋
成语释义: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麻木不仁
成语释义: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漠不关心
成语释义: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拍案惊奇
成语释义: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启瞶振聋
成语释义: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
无动于衷
成语释义: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昭聋发聩
成语释义: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诈哑佯聋
成语释义:假装哑巴聋子。指置身事外。
诈痴不颠
成语释义:诈痴不颠
诈痴佯呆
成语释义:指假装痴呆。
振聋发聩
成语释义: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知白守黑
成语释义:守:保持。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置身事外
成语释义: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习以为常
成语释义:习:习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描写心情麻木的词语
发聋振聩 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发蒙振聩 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