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十六两”的渊源来源甚古,表现中华文化的传统思维,看看华夏先人如何在斤两间参天地,落实“人法自然”的精神。
常见“半斤八两”、“八两半斤”的成语,比喻彼此分量或程度不相上下,日常俗话中也常用到,例如“你两个八两半斤,好一对人客和主人。”也作“半斤八两”。(《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四出》)这种说法源于“十六两为斤”这种权量规制。古人以十六两为一斤,半斤即是八两。
原创 | 2022-11-13 14:38:45 |浏览:1.6万
“一斤十六两”的渊源来源甚古,表现中华文化的传统思维,看看华夏先人如何在斤两间参天地,落实“人法自然”的精神。
常见“半斤八两”、“八两半斤”的成语,比喻彼此分量或程度不相上下,日常俗话中也常用到,例如“你两个八两半斤,好一对人客和主人。”也作“半斤八两”。(《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四出》)这种说法源于“十六两为斤”这种权量规制。古人以十六两为一斤,半斤即是八两。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