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味精是古人拿鱼虾作为原料,将鱼虾磨成粉加两曲卤盐和白酒放在密封的容器里腌制100日,做出来的酱鲜美无比,来代替味精,后面也出现了简化版本,将于磨成粉加入盐和香料,也是特别鲜美,分分钟秒杀基金,古人这种调味品十分复杂,而且早已失传。

古代味精是什么做的

古代是没有味精的。

现代的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员池田菊苗1907年发现海带汤蒸发后留下的棕色晶体,这就是谷氨酸,它尝起来有浓郁的鲜味,除了海带,在许多食物中都能找到谷氨酸的踪迹。发现这个现象的池田菊苗将谷氨酸钠称为“味之素”,并申请的专利,传到中国后被称为“味精”。 我们现在食用的味精是以

古代味精是什么做的

是从海带中提取出来的

味精的化学名称谷氨酸钠,又叫麸氨酸钠,是氨基酸的一种,也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在强碱溶液中,能生成谷氨酸二钠,鲜味就没有了。如果将水溶液加热到120℃,能使部分谷氨酸钠失水而生成焦谷氨酸钠,就更没有鲜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