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廉鲜耻】

[出处]汉•司马相如《谕巴蜀檄》:“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释义]寡、鲜:少。旧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没有操守,不知廉耻。

[近义]恬不知耻丨无耻之尤。

[反义]廉洁奉公丨洁身自好。

[例句]老张贪财无义,真是寡不廉耻的小人。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贬义。

寡廉鲜耻出处和意思

意思:寡、鲜:少。廉:清廉。耻:羞愧,羞耻。没有节操,不知羞耻。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谕巴蜀檄》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创作的一篇斥责巴蜀吏民的文章。西汉使臣唐蒙出使西南夜郎僰中时,曾征发巴蜀吏卒扰民,引起当地百姓大惊恐,于是汉武帝派司马相如前往责唐蒙,并代表朝廷谕告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帝之意,以安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