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 wén guī
朱,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zhū,另有异读音shú,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在六书中属于指事字。“朱”字,《说文解字》解释为赤心木,松柏之属。“朱”字基本含义为一种树心为红色的树木。引申含义为大红色。
在现代汉语中,“朱”字多用作名词,如:朱砂,朱印。
朱文圭读音
zhū wén guī
“文”,读音为wén,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文”的基本含义为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如灿若文锦引申含义为刺画花纹,如文身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文字、文盲。
“圭”,读音为guī,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圭”的基本含义为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下方,如圭角引申含义为古代测日影的器具,如圭表、圭臬。
朱文圭读音
Zhuwengui
圭gui部首:土笔画:6五行:土五笔:FFF。①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②古代测日影的仪器 ~表。~臬。
古代汉语的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从重土”。本义: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又作珪)
2、 同本义
瑞贽珪者兑上。——《白虎通》
3、 古代测日影的仪器“圭表”的部件。在石座上平放着的尺叫圭,南北两端立着的标杆叫表,根据日影的长短可以测定节气和一年时间的长短
如:圭臬
4、 中国古代较小的容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