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字加偏旁“亻”组成新字:体(物体)
2、本字加偏旁“艹”组成新字:苯(甲苯)
3、本字加偏旁“竹”组成新字:笨(笨重)
4、本字加偏旁“钅”组成新字:钵(衣钵)
5、本字加偏旁“石”组成新字:砵(铜砵)
白话版《说文解字》:本,树的下部叫“本”。字形采用“木”作边旁,指事符号“一”表示位置在树的下部。 
扩展资料:
字词详解:
一:体的基本解释
体[tǐ]
1、人、动物的全身 :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
2、身体的一部分 :五体投地。
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 :物体。
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 :体积。
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 :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6、事物的格局、规矩 :~系。~制。
7、亲身经验、领悟 :~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体[tī]
〔体己〕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亲近的。
物体[ wù tǐ ]
解释:占有一定的空间,由物质构成的东西。
二:苯的基本解释
苯[ běn ]
一种有机化合物,无色液体,有特殊的气味,可从煤焦油,石油中提取,是多种化学工业的原料和溶剂。
甲苯[ jiǎ běn ]
解释:液态芳香烃C 6 H 5 CH 3 ,与苯类似。主要用作溶剂,用作三硝基甲苯、各种染料、药物及其他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原料
三:笨的基本解释
笨[ bèn ]
1、不聪明 :笨人。
2、不灵巧 :嘴笨。笨口拙舌。
3、粗重,费力气的 :笨重。
笨重:[ bèn zhòng ]
解释:大而重不灵便繁重而费力气的。
四:钵的基本解释
钵[ bō ]
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的器具 :钵子。乳钵(研药使成细末的器具)。
衣钵:[ yī bō ]
解释: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钵,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问、技能等。
五:砵的基本解释
砵[ bō ]
砵仔糕:广东传统小吃糕点,源自广东台山,在清朝咸丰年间的台山县志已有记载。
铜砵:[Tóng bō ]
解释:地名,在福建省。
本字旁的字有哪些
本,汉语常用字,读音为bě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指事字,古字形在“木”的下部加一指示符号标明树根的位置所在,本义指树根,又指草木的茎、干。本义为:草木的根,引申义为:事物来源、中心、自己的意思。
本字旁的字有哪些:苯 、奔 、锛 、翉 、渀 、泍、体 、笨 、倴 、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