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文公的父亲卫宣公共有三女两男五个子女。其中,大公子申,做了卫国的国君,即卫戴公二公子后来继承了老大的君位,即卫文公大公主嫁给齐桓公做了小妾二公主嫁给了宋桓公,即宋桓夫人三公主嫁给了许穆公,即许穆夫人。我们知道,为了母国复国,面对不敢出兵帮忙的丈夫许穆公,许穆夫人气恨交加,毅然独自赶赴曹邑,为哥哥出谋划策,奔走求救,还留下千古名篇《载驰》。其实,另外两位公主也和许穆夫人一样,为母国的复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二公主还因此遭宋桓公休妻,夫离子散。

得知卫国被北狄屠城灭国后,在二公主宋桓夫人的要求下,宋桓公连夜遣兵,到黄河岸边接纳安置渡河逃过来的5000卫国难民,及时主持拥立公子申为君,即戴公。不久,又迎公子毁嗣位。大公主作为齐桓公的小妾,深得齐桓公的喜爱,在她的苦苦哀求以及卫戴公、许穆夫人的求助下,齐桓公派儿子公子无亏率战车三百乘,甲士三千名,帮助卫国守曹邑重建家园。还随军送去大量救援物资,包括牛、羊、猪、鸡、狗各三百头,上等绸缎三十匹、建筑木材无数,可谓衣食住行一应俱全,对卫国的重建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来,第一个站出来帮助卫国的是宋桓公。但在卫国重建的过程中,风头被齐桓公抢去。宋桓夫人很生气,觉得在兄弟姐妹面前没面子。宋桓公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结果夫人不理解,还成天埋怨。夫妻二人为此经常拌嘴吵架,矛盾激化得不可收拾,宋桓公一气之下把夫人休了。宋桓夫人回到娘家后,日夜思念曾给她带来无限幸福和欢乐的国家,更思念她的亲生骨肉,最后抑郁而亡。

收录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卫风·河广》一诗,据说就是出自宋桓夫人之手:“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意思是说:谁说黄河广又宽我一束芦苇便可渡!谁说宋国遥又远我一踮脚就能望见!谁说黄河宽又广一只小船它都容不下!谁说宋国远又遥我无须一个早晨就能到!在这首诗里,桓公夫人正话反说,夸张戏谑之语中极尽悲恸,想家念子之情贯透字里行间,又以迭章排比,反复吟咏,情辞动人,文采斐然。

卫国公的子女

儿子:梁王李澄、蜀王李湛、汉王李洪(以上三人均为追封)、唐高祖李渊

女儿:同安公主,唐高祖同母姊妹,下嫁随州刺史王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