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烧尾是水质不好的原因。
鱼烧尾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病原体柱状黏球菌和霉菌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感染是由两种途径进行,一是因为养殖密度过大,过滤功能不理想,引发病菌爆发,鱼体感染。二是因为有新鱼入驻或是换水时,水质差异或紧张照成鱼体不适,使表面粘膜分泌异常,鱼鳍边缘因为薄弱而被感染。
在尾鳍破裂的地方涂抹1%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每天1次,3至5天。
尾鳍有一部分烂掉的话,应该剪去,使尾鳍平整,然后再用上面的方法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尾鳍鳍条愈合,但是再生鳍条与旧鳍条之间会留下痕迹。
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浸洗消毒,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
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至5片,浸洗病鱼30分钟。
鱼烧尾什么原因
孔雀鱼烧尾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水质偏酸:孔雀鱼喜欢微碱性的水质,pH值在6.5-7.5之间,硬度最好在10-15度左右。如果水质偏酸的话就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导致烧尾。
2、外伤感染:孔雀鱼的性格比较温和,很容易受到其它鱼类的攻击。如果它们被攻击,尾部受伤感染,也可能会烧尾。
3、温度过高:虽然孔雀鱼是热带鱼,但是水温也不可以太高。如果水温超过28度,孔雀鱼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抵抗力下降等问题。如果温度持续升高的话,就会出现烧尾的情况。这种问题夏天最容易出现,并且更容易发生的成年的公孔雀鱼身上。
鱼烧尾什么原因
鱼的尾巴边缘出现黑褐色,部分缺失,像被烧过一样,就是我们常说的烧尾。
烧尾的主要原因
烧尾是和水质中一个数值直接相关,我们平时养孔雀鱼,水质都是偏弱碱性,孔雀鱼的最适宜PH是7.2,如果数值小于这个值或者直接到弱酸性水质,那么孔雀鱼就会受不了,而尾巴末端是孔雀鱼身体最边缘的部分。
水质会从尾巴末端开始侵蚀身体,鱼友就能看到鱼的尾巴好像被烧了一样。
烧尾不是很严重的一种疾病,早发现,调整好水质,病鱼就会自然好。
饲主不建议进行剪尾操作,鱼友可能会在剪的过程中弄伤鱼,反而会加速鱼的死亡,让其自然恢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