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
拼音 jǐ
注音 ㄐㄧˇ
部首 月 部外 6总笔画 10
统一码 810A笔顺 4134342511
脊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脊
jǐ ㄐㄧˇ
人和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椎。~髓。~柱。~梁。~背。~椎动物。
中间高起的部分:山~。屋~。书~
火加月读什么
炙,念 [zhì]
炙是中国汉字,读作zhì,炙,炮肉也。出自《说文》:“从肉,在火上”,基本释义是有烤烤肉喻受到熏陶,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
中文名  炙
拼音  zhì
部首  火
五笔  qou
仓颉  bf
郑码  rsuo
注音  ㄓˋ
组词  炙热
五笔字型  QOU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8
字形分析 上下结构
统一码  基本区 U+7099
异体字  䏑、熫、炙
四角号码
27809
释义
基本字义
1、烤:~兔焚~忠良~手可热(热得烫手,喻权贵气焰很盛)。
2、烤肉:脍~人口(美味人人爱吃,喻好的诗文、事物大家都称赞)。
田字格中的“炙”字
3、喻受到熏陶:亲~(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诲或传授)。
详细解释
动
1、会意。从肉从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义: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
2、同本义。
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说文》。按,炮当作灼。
火傍作庶为炙字,凡傅于火曰燔,母之而加于火曰炙,裹而烧者曰炮。柔者炙之,乾者燔之。——《颜氏家训》
毋嘬炙。——《礼记·曲礼》。疏:“火灼曰炙。”
以烹以炙。——《礼记·礼运》
置匕首鱼炙之腹中。——《史记·刺客传》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诗·小雅·瓠叶》
饮醇酒,炙肥牛。——《乐府诗集·西门行》
又如:炙煿(烤爆。比喻受折磨)炙肉(烤肉)炙羊(烤羊肉)炙鼠(烤鼠)炙鱼(烧鱼)。
炙山楂
3、烧灼人体。
翼侯炙。——《韩非子·难言》
炙胡巫上林中。——《汉书·戾太子传》。注:“烧也。”
而况于亲炙之者乎。——《孟子》
又如:炙面(烧灼面孔)炙灼(烧灼)。
4、曝晒。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与山巨源绝交书》
又如:炙灼(曝晒)炙浪(烤人的热浪)炙阳(让太阳曝晒)。
5、受熏陶。
久仰芳名,无由亲炙。—— 《红楼梦》
6、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材与液汁辅料同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