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主要有踏勘选点并建立标志、测量导线边长、测量转折角和连接测量。
(1)踏勘选点并建立标志:首先调查搜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高一级的控制点的成果资料,然后将控制点展绘在地形图上,并在地形图上拟定出导线的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去踏勘,实地核对、修改、落实点位并建立标志。若测区没有地形图资料,则需到现场详细踏勘。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分布、测区地形条件及测图和施工需要等具体情况,合理选定导线点的位置。
(2)测量导线边长:可用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测定导线边长,测量时要同时观测竖直角,供倾斜改正用。若用钢尺量距,钢尺使用前须进行检定,并按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进行量距。
(3)测量导线转折角:导线转折角分左角和右角,在导线前进方向右侧的转折角为右角,在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转折角为左角。可用测回法测量导线转折角。 一般在闭合导线中均测内角,若导线前进方向为顺时针则为右角,若导线前进方向为逆时针则为左角在附合导线中常测左角,也可测右角,但要统一在支导线中既要测左角也要测右角,以便进行检核。各等级导线测角时应符合其相应的技术要求。
(4)连接测量:当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连接时,须进行连接测量,即进行连接边和连接角测量,作为传递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依据。若附近没有高级控制点,则应用罗盘仪施测导线起始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起始点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
一级导线测量选点规范
一级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一二三的规定。
表一,光电测距导线的水平角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等级
测回数
左+右-360
之差 /″
上下半测回之差/″
测角中误差
/″
方位角闭合差
/″
一级
I级
2
≤±10
≤±10
≤±5
≤
注:n为测站数。
表二,光电测距导线的竖直角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等级
测回数
竖直角互差/″
指标差互差/″
一级
I级
2
≤±10
≤±10
表三,光电测距导线的测距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等级
导线长度/km
测回数
测距中误差
/mm
相对误差
导线全长相对
闭合差
一级
I级
4
4
≤±15
≤1/30 000
≤1/14 000
6、2每条边量测测站一端的气象数据。温度取位至0.5℃,气压取位至100pa或1mmHg(所使用的气象仪器应在检定的使用有效期内)。
导线边长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气象、倾斜改正以及高程归化和投影改化等各项改正计算。
导线边长通过两点间高差进行倾斜改正,按“城市规范”第2.4.10和2.4.11条执行。按“城市规范”第2.4.12条进行测距边水平距离的高程归化和投影改化。
导线边距离观测记录要求清晰、整洁,原始观测数据的更改应符合“城市规范”第2.6.3条的规定,记录、计算取位至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