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细胞壁逐渐增厚而木栓化,表皮细胞和角质层破裂露出表面,形成的褐色锈斑。
另一种锈斑实为“药锈”,是由于用药不当或喷药时压力过大而造成的。
还有一种叫“水锈”,主要是由于环境条件欠佳,阴湿多雨,光照不良,果面有霉菌寄生而造成。
梨表面有锈斑原因
该病是由一种转主寄主的梨胶锈菌侵入引起的真菌病害,病菌在松柏、龙柏等松柏科植物上越冬,第二年春季借助风传播,孢子散落在梨树的嫩叶、新梢、幼果上侵入为害,病菌侵入后不产生夏孢子,不能进行再次侵染。
一般梨树展叶后20天内最易感病,展叶25天以上的叶片一般不易感病。
梨表面有锈斑原因
多法并用。
1、果锈
黄金梨果皮薄,角质层薄,果肉半溶剂,细胞间隙大、皮孔多,表皮细胞及角质层破裂,细胞壁加厚、栓化,锈斑就会发生。这种栓化细胞在花后幼果期5月上旬即有产生,以5月下旬和6月上旬产生多,并引发果锈。适期早套小蜡袋是防止果锈的最有效措施,落花后20-25天套袋,避开了上锈敏感期,小蜡袋有效保护幼果不受外界条件的刺激,防锈效果明显。
2、药锈
谢花后到套小袋前受药物刺激造成。近年来,果农在套袋前都能理性选药喷药,避开乳油类、铜锰类,但不少园户由于低档三唑类药物的不合理喷用,造成采收期隐性药害引发的果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