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
        据史料记载,钗最早出现于汉代,实际上最初钗就被称为发簪。
       无论簪、钗原名都叫“笄”,《说文》中有云“笄,簪也”。古人用“笄”扎头发,无论男女都可以通用,只不过样式或形制不同而已。当然,也可以用“笄”固定帽子。
“           笄”是汉族人专用的装饰物,这种装饰物的实用性比较高。“笄”的种类非常丰富,笄珈、笄珥、笄导等各有所指。在古代社会女子十五岁时,又可以被称为“及笄”,并举办比较隆重的“笄礼”,主要的寓意就是证明已经成年。
簪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里,簪子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期,距今大概6000-7000年的仰韶文化。当时的发簪是用兽骨做的,也就是骨簪。
辞海》里有这样的解释: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
中国少数民族有传统的用簪来固发、美发之俗,其发簪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发簪时间轴
新时期时代——
以古簪固定头发 
商代至春秋战国一一
样式开始多样,簪头出现人形及鸟兽形
唐末后——
金银发簪流行,且做工十分精致
唐后各代——
为发簪流行的盛世,各民族发簪形制、款式、插戴方式均逐步定型于此
发簪——统称
现在来说,实际上其实是古代(古典风格)发饰的集合体的统称。为方便起见,人们约定俗成地称其为发簪。
簪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里,簪子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期,距今大概6000-7000年的仰韶文化。当时的发簪是用兽骨做的,也就是骨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