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序:B,音节:biān
“鞭”,普通话读音为biān,最早见于金文中。“鞭”的基本含义为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如鞭杆、鞭长莫及引申含义为用鞭子抽打,如鞭打、鞭扑。
“鞭”,初见于金文中,后来陆续在楚系简帛、说文中发现,“鞭”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鞭的音序和音节
鞭的音序B
音节biān
详细释义
〈名〉
(形声。从革,便声。本义:皮制的马鞭)
同本义泛指鞭子
鞭,驱也。——《说文》
其左执鞭弭。——《国语·晋语》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左传·宣公十五年》
北市买长鞭。——《乐府诗集·木兰诗》
骏马不劳鞭。——唐·李白《赠友人》
又如:鞭影(马鞭的影子。后以比喻警戒策勉)鞭镫(马鞭与马镫)鞭弭(马鞭和弓)
竹根
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张蠙《新竹》
又如:鞭笋(植物名。指竹子的根茎生长于地下)鞭茁(初生的鞭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