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角处的角梁断面高度为椽高的三倍左右,椽和角梁的下端都搭在檐檩上。
为使角椽上皮逐渐抬高到与角梁上皮相平,以便铺望板,在屋角处正侧两面的檩上各垫一根三角形木条,宋代称“生头木”(清代称“枕头木”)。一种是将瓦片斜成一定的角度挤紧,由山头向中间筑脊。
一种是将瓦片直立,先在山头平放一叠瓦封头,再从两边向中间筑脊至中央合拢
还有一种最简单的筑脊方法是像做平瓦屋面的脊瓦一样,一张瓦搭一张瓦地从一个山头铺筑到另一个山头。屋脊筑完后,要用混合砂浆或纸筋灰将背脊处抹好。斜瓦或立瓦筑的屋脊上面再抹一层盖头灰,盖头灰可用纸筋灰加适量的烟墨拌匀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