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 ,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共二十四部。

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

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这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并值得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