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FRAME。默认情况下MAYA中时间线上的一个单位即是一帧。帧这个概念传承自传统的手绘二维动画。由于人的视觉残留现象,将连续的一张张的画面播放时,人就会感觉画面上的角色在动。
这一张张的的画,就相当于“帧”。
理论上单位时间内播放的画面数量越多,动画就会感觉越顺畅,但实际上人眼的辨视能力,超过50-60帧每秒后,并不能有明显的差别。
目前一些流行的标准,通常都在这个范围内,比如:我国的电视制式是PAL制的,其规格是720*576大小,25帧/秒西方的制式为N制,30F/S我们在电影院看的胶片电影,一般都是24F/S的。
传统动画通常也是24F/S,但高帧频非要有高的投入,为了减少投内,以日本动画为例,用了一个取巧的方法,他们将一张画面的停留时间加长了一倍到两倍。
这样本来一秒钟要画24张画,现在只用12张甚至8张就行了。
另一个不在这个话题内的减少投入的方法是,他们在动作时,只让画面内的一部分在动,其它全部静格,所以日本的片子到处都是一个人一动不动,只嘴巴在不停地说啊说的。
后来电脑介入动画领域,人们保留了帧的概念,不管是三维的MAYA,又或是二维的GIF,依然是在“帧”的基础上来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