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口加一个刺即”喇“,有三种读音,分别是:lā、lá、lǎ。
一、含义:
1、读作[ lā ]时:
呼喇,同“呼啦”,拍打声
2、读作[ lá ]时
哈喇子,〈方〉流出来的口水。
3、读作[ lǎ ]时
姓。
二、组词:喇嘛、喇叭、哈喇、捣喇、喇虎、呛喇等
三、笔画: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横更、竖、撇、点、竖、竖钩等。
四、部首:口
五:五笔:KGKJ
扩展资料:
组词解释:
1、喇嘛:藏传佛教僧侣。藏语称男子出家者为喇嘛,意即上人、师傅。
玛拉沁夫 《活佛的故事》:“我家的邻居,是 特古斯 喇嘛。”
2、喇叭:管乐器有扩音作用的、喇叭筒状的东西
巴金 《灭亡》一:“﹝车夫﹞先按一下喇叭,接着就开起车走了。”
3、哈喇:食油或含油食物日久味道变坏
王蒙 《深的湖》:“封皮上发出一股油乎乎的哈喇味儿。”
4、捣喇:闲谈,扯淡。
清朝刘璋《斩鬼传》第三回:“ 涎脸鬼 走上茶庵,见两个闲汉在那里捣喇。”
5、喇虎:亦作“喇唬”。凶恶无赖。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劝民息讼附禁刁讼示》:“一种贪恶之人,意想诈人,遇事生风,讦私扬短,未告则放风薰吓,已告则使党圈和,不遂其欲,迭告无已,此地方之喇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