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鸟科学教育联合创始人 贺苏晨
目前,地球上只剩下五种犀牛,除了白犀状况稍好一些,其他四种都危在旦夕。而在地球历史上,犀牛曾经是个非常兴旺的家族,地球上曾经有过几十种形状各异的犀牛,有的像马,有的像河马,还有的像恐龙……那么,它们是如何衰落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犀牛的三生三世:过去它们曾如何鼎盛,现在它们的境遇如何,未来它们将何去何从……
犀牛家族的鼎盛前世
犀牛最早出现在五千多万年前。最早的犀牛叫犀貘,它没有角,体长1.5米左右,比现在的犀牛轻盈很多。在犀貘之后,犀牛分化成了三支,第一支朝着轻盈的方向发展,变成了跑犀类第二支向着水陆两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两栖犀最后一支则向着现代犀牛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犀类动物。
【跑犀类】
跑犀类共有多达12个属,没有角,绝大部分都是中等大小,擅长奔跑,可是其中的一支却演变成为史上最大的陆上哺乳动物——巨犀,它的体型甚至可以和超大的蜥脚类恐龙相比肩,成为哺乳动物界的奇迹。
【两栖犀】
两栖犀体型像现代的河马,四肢粗短,身躯巨大,也没有角,生活在河畔。有的两栖犀还长着像河马一样的大獠牙。
【犀类动物】
犀类动物是犀牛三个分支中最繁荣的一类,现存所有犀牛都属于这一类。它们发展出超过50个属。犀类动物中,有的没有角,有的则发展出了不同类型的犀角。现存的五种犀牛中,印度犀和爪哇犀属于亚洲单角犀,苏门答腊犀属于亚洲双角犀,黑犀和白犀属于非洲双角犀。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犀牛家族的惨淡今生
印度犀体型庞大,体重可达3~4吨,肩高最高可达两米,角最长可达约60厘米。印度犀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像盔甲一样的厚皮,厚皮分成好几个区域,以皱褶连在一起。现在数量不足3000头。
爪哇犀是犀牛中体型偏小的一种,重约1.5吨,肩高最高可达1.8米。它的角是所有犀牛中最短的,最长只有25厘米左右。和印度犀一样,它也有盔甲状的厚皮。爪哇犀是目前数目最少的犀牛,仅有60头左右。
苏门答腊犀是所有犀牛中体型最小的一种,身高只有1.5米。它是唯一一种有毛的犀牛。它有两只角,前角可达25厘米左右,后角通常只有一个突起。苏门答腊犀是又一种最濒临灭绝的犀牛,全球只有约300头。
白犀是动物园里最常见的犀牛,也是最大的现代犀牛。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双角,它的前角最长可达1.5米,非常威武。大方嘴是它的显著特征。事实上,白犀并不是白色的,而是浅灰到浅棕色的。白犀有两个亚种,北白犀被认为即将灭绝,南白犀还有过万头,后者相对而言是最不濒临灭绝的犀牛。
黑犀的大小和爪哇犀差不多。黑犀也不是黑色的,它的肤色是棕灰色。和白犀的大方嘴不同,黑犀的嘴是尖的,上唇非常灵活,可以伸长抓住树枝和野草,送入自己的嘴巴。黑犀目前有4000多头。
企盼安康未来
这最后的五种犀牛本来数目不少,分布相当广泛。在古代中国,所有三种亚洲犀牛曾经都有分布。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一件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这是一件西汉时期的酒器,证明中国古代是有犀牛的。但现在中国境内已经没有犀牛了。犀牛在全球范围内都变得非常濒危,它为何会沦落到今天的悲惨境地这与我们人类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方面,人类对犀牛滥杀无度,另一方面,人口的增长导致犀牛的栖息地日益缩小。
在野蛮时代,人类为捕食而滥杀犀牛后来,人类又有了新的理由——犀角。人类把犀牛角用作药物,而实际上犀牛角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与我们的指甲成分是一样的!人类还把犀牛角做成盛酒的容器或做成装饰品,这些都是以犀牛的生命为代价的。
希望小读者们懂得尊重生命,保护物种,不要购买任何犀牛制品,并告诉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让犀牛能够生存于一个安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