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处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dēng huǒ lán shān chù,意思是灯火稀疏、零落之处,现多用来指冷清凄冷之处。出自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原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灯火阑珊处——昏黑的幽暗之处“灯火阑珊”勿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然是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但这儿说的是天空飘洒下来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即使头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