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教育思想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的“天”是指宇宙最高的抽象本体,同时又是一切价值的源头。从天与人的关系到人与教育的关系,《中庸》作了最概括的阐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几句话把古人教育的最高境界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2、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圣贤之人
传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圣贤之人。这种圣贤之人既能克己复礼,独善其身,又能推己及人,兼济天下。中国的思想家和道德家们大多以“圣人”的后继者自许,道德培养也因此成为古代教育的核心和宗旨。《大学》里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韩愈以“道统”的继承者自命宋明理学家们向往的是“孔颜乐处”。他们也都着重培养气节和操守,主张发奋立志与自我节制的结合,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想抱负自我砥砺。这种教育的理想目标经常和伦理道德结合在一起,但前者又有着更高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