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诗是欧洲的一种抒情诗体,原兴起于意大利,16世纪上半叶传入英国。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创作主要集中于他戏剧创作的过渡时期(从喜剧到悲剧),他的十四行诗通常每行有五个音步,每个音步一般有一轻一重两个音节,全诗可分为四组,即前四行,中四行,后四行和最后两行,后来这种形式被称为“莎士比亚式”(Shakespearian form)。

与他的戏剧作品一样,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不仅是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高超的艺术创作能力的结晶,也是时代和社会的一面镜子。

正确认识和评价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对理解莎士比亚的全部艺术宝藏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莎士比亚的154首十四行诗,探讨了对于“美”的追求,包括爱情和友情,以及这种“美”不可避免的受到时间和死亡的侵袭与破坏,反映了诗人强烈的悲观意识。

但是莎士比亚对时间主题的体现是线性的向前运动,在哀叹一切都可能会消亡的同时不断探究,从而战胜时间,使“美”得到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