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罗——12岁为相的秦国上卿

甘罗十二岁为相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因此说甘罗是“天才少年”一点都不为过。

甘罗是秦国左丞相甘茂之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有姓的政治家,但生卒年不详。历史记载中,只知甘茂去世时,甘罗年仅十二岁。

甘罗自幼聪明过人,后进入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担任少庶子。十二岁时,甘罗“说张赴燕”、“出使赵国”,用奇计助秦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十几座城池,由此受到秦王嬴政嘉奖,授上卿(相当于丞相),封赏田地、房宅。

2、霍去病——18岁封冠军侯的战神

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大迂回、大穿插以及歼灭战,是当之无愧的战神,年仅18岁就被汉武帝封为剽姚校尉,率领八百“轻勇骑”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

19岁时,霍去病又升任骠骑将军,奉汉武帝之命率领20万大军讨伐河西地区的“匈奴二王”——浑邪王、休屠王,并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太史公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馀里,击匈奴,得胡首虏万八千馀级,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

后来,霍去病又与舅舅卫青率军深入漠北,在漠北之战中消灭了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把匈奴人一直赶到了狼居胥山与姑衍山,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可惜霍去病英年早逝,年仅24岁。

但是,霍去病的天才就在于,年纪轻轻就立下赫赫战功,且能在如此短暂的军事生涯中先后参与定襄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将匈奴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让擅长在马背上作战的匈奴人悲号哀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3、王勃——14岁写出旷世奇文《滕王阁序》

王勃(650年—676年)是“初唐四杰”之一,不仅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样的千古名句,还创作了令人拍案叫绝的《滕王阁序》,仅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湖光秋色图。

《滕王阁序》是王勃路过南昌时,在南昌都督阎公重建滕王阁庆祝宴会中的即兴之作。但是,这篇一气呵成的即兴之作却直接吊打了都督女婿孟学士提前好几天构思好的假即兴序文,让都督脸上无光、勃然大怒,但又不得不感叹“此(指王勃)真天才,当垂不朽矣”,毕竟女婿作弊都比不过!

更让人惊奇的是,五代王定保记载“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天呐,《滕王阁序》居然是一位14岁少年的手笔。(注:也有人认为王勃写《滕王阁序》时是13岁或22岁,此处不作考证)

当然,王勃早在6岁时就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了。9岁读颜师古《汉书注》时,还专门写了《指瑕》十卷来纠正颜师古书中的错讹之处。16岁时,王勃就在幽素科试中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做到了“未冠而仕”。

因此,王勃也当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少年”了!只可惜,天妒英才!

4、晏殊——14岁参加科举高中进士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是著名“才子之乡”抚州临川人,他自幼聪慧过人,5岁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10岁出头时则成为了名闻北宋的神童。

14岁时,晏殊奉宋真宗赵恒之命,以神童入试并名列前茅,被宋真宗破例赏赐“同进士出身”,同时被任命为秘书正字(指“在秘书省从事文字勘正工作”)。因此,晏殊也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天才少年”,而且是5大“天才少年”之中唯一一位得以善终的“天才少年”。

更让人羡慕的是,晏殊一生平步青云,30岁出头就当上了枢密院(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主官枢密使(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几乎将北宋的高官都做了个遍,最终官至宰相,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同时,晏殊还与晏几道、晏颖、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等人被合称为“抚州八晏”。

而且,晏殊还是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的恩师,富弼的岳丈,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的师公。

因此,晏殊虽然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但他却称得上是“唐宋八大家”的师父、师公(韩愈、柳宗元除外),无论是文坛还是政坛,地位都是非常高的!

5、王希孟——仅凭1幅画名垂千古

王希孟(1096年-1119年)本是文书库的小吏,在宋徽宗赵佶设立“画院”后,他主动入宫中“画学”为生徒。

一开始,王希孟的画并不出彩。后因“其性可教”,获宋徽宗亲授其法。在宋徽宗的亲自调教下,王希孟的画技进步神速,仅用了半年时间,就绘就了一幅足以与千里壮阔江山相辉映的旷世巨作《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有多神奇呢

它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国家一级文物”,是《国家宝藏》中第1件与观众见面的国宝。

就连宋徽宗都惊叹:“朕十八岁时,断然画不出此等青翠河山,此方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

而且,中国古代历史上,前前后后竟有20多位帝王为它着迷,并亲授印章。

《千里江山图》就像是王希孟的使命,使命完成之后,王希孟似乎就悄然消失了而王希孟也因此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只凭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