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也作宍)。”也被称为我国最早的诗歌,这首八个字的歌谣,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内容比较丰富,而且已经具有韵律。据说这是一首产生于黄帝时的民间歌谣,又名《断竹歌》,是一首古老的猎歌。《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就引用了这首《弹歌》。“断竹,续竹”写的是制作弓弹的过程,“飞土,逐肉”写的是使用弓弹狩猎的过程,即把泥土做成的类似于子弹的东西用竹子做成的弓发射出去,捕得猎物,获得肉食。

《弹歌》已具备了诗歌的形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