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贻芳,1963年2月20日出生于江苏南京,实验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1984年王贻芳从南京大学毕业后前往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中心,参加物理学家丁肇中领导的L3实验,专业研究高能粒子。
1991年获得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博士学位。
1992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核物理实验室任研究人员。
1996年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任助理研究员。
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1年回到中国,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2年3月8日王贻芳团队实验测得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该实验入选美国《科学》评选的“2012年十大科学进展”。
2013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1月9日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
2016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7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2019年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
王贻芳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研究。在中微子方面,是大亚湾实验方案的主要提出者,领导完成其设计、建设与研究提出并领导了江门中微子实验。在正负电子对撞方面,领导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新的北京谱仪的设计、建造及前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