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舞的起源有两种传说
其一是相传抗战时期,云露人林子辉在上海打工时学会了骆驼舞,回到家乡时恰遇日本鬼子无条件投降,他兴奋之余扎起骆驼模型,教乡人舞骆驼庆祝抗战胜利
其二是清末,鮀浦乡一带在时年八节里凡舞龙舞狮都要发生某些不和谐的事,到过东北学会舞骆驼的云露人便发起组织舞骆驼队。据说,舞骆驼会给鮀浦人带来好运气,因而曾经是他们精神生活的至爱。
描述
云露骆驼舞用竹作框架,用棕榈皮作骆驼皮毛,训练有素的、矫健的两个青年人往“骆驼”身子里一钻,另一名充当“驼奴”的青年将绳子一拉,3个人伴随着鼓点的节奏,手舞足蹈,舞蹈中有“瑞驼降福”、“祥驼呈丰”等寓意年景丰足,国泰民安的动作名称。
骆驼道具用竹板、铁线扎好的模型上,将古时制作蓑衣的材料棕榈一层层铺到模型上,骆驼的身体轮廓被勾勒得形象贴切。云露居民特别讲究细节,他们做出的骆驼道具尾部可灵活摆动,上下颚亦可自由张合,特别是一口洁白的牙齿更让表演中骆驼的情绪表达生动到位,也平添了几分“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