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读完了洪兆成、王晓明以洪兆成半生经历为蓝本创作的小说《漂泊的年华》,掩上书卷,凝思良久。

之所以断断续续而不是一口气的读完这本书,是因为本想在书中读到我所认识,熟悉的,同时也是经历过的那些事,那些人,及那个风风火火的岁月,可惜了,书中几乎没有提到,更不用说有什么章节,所以它勾不起我挑灯夜读的欲望。之所以掩上书卷,凝思良久,是因为书中的主角,让我对洪兆成这个名字有了不一样的解读,太不一样了!从一个水库移民孩子的艰辛,到部队的出生入死,再到改革开放的弄潮儿,虽然我怎么也对不上现实版兆成的身影,但还是被王晓明笔下的兆成感染了,尤其是部队的战斗经历,经商的曲曲折折,以及和三个女人之间的纠葛,让我从新审视了那个熟悉的他。

洪兆成,洪总,我们是有二十多年的朋友了,我和他的相识应该始于他来公司谈影片《红粉》发行的事(浙江第一部采用分账发行的国产影片),这之后我们又合作了《秦颂》《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影片在浙江的发行放映。这二十年间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事和人,每每聊起曾经的过往,总是在笑声中感慨人生的潮起潮落和命运的跌宕起伏,当然这些个感慨更多的是在他的人生层面上。比如他说第一次和我谈影片发行时我都不怎么理他,以及谈判过程中的强硬,直接导致他当时因焦虑而发烧生病,我也曾经派人追查他放映走私影片的事情,以至于他星夜出走金华躲避,还有他背着我私下和我的手下进行影片发行,以至于我被人误解等等……,某种意义上说我俩还真是不打不相识的那种缘分,不过正是有了不一般的经历,所以我们的交往绝对称得上坦诚。

《漂泊的年华》以小说的形式,述说了兆成的前半生的故事,由于主人翁与我年龄差不多(大我5、6 岁吧),所以人生的经历和岁月的环境,还是很有亲和力的,这种年代戏也是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能够懂得的,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也为书中的赵程错过红英而扼腕,不过由于我多少了解主人翁事情,所以在我看来作者带入了太多自己的情绪,当然这是作家常有的创作痕迹。如果仅仅是以一个普通读者去阅读它的话,还是会被深深吸引的。那天和兆成兄聊起这部小说,我直截了当的说有点遗憾,因为我更愿意更渴望看到以自转体和回忆录的形式记录更真实更骨感的洪兆成,而不是经过创作和大量修饰过的洪兆成,尤其书中没有更多的描写他从影二十多年来的点点滴滴,这是一个漏,一个遗憾和书的价值缺陷。他戏说:那你来第二部吧。我想我自己都写不清楚自己呢。不管怎样,看完《漂泊的年华》,还是要向兆成兄祝贺,这毕竟是一部和他及他战友,他的家人有关的书籍。